摘要:
2025漢江流域(襄陽)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
“強國必先強農,農強方能國強”,建設農業強國,這是大國現代化藍圖中令人向往的“三農”畫卷,這是古老鄉士大地上催人奮進的時代號角。我們一路走來,重農目標一以貫之,強農路徑愈發清晰,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了時問表和路線圈。末來,要錨定目標,科學謀劃、因地制宜,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、農村全面進步、農民全面發…
|
2025漢江流域(襄陽)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
“強國必先強農,農強方能國強”,建設農業強國,這是大國現代化藍圖中令人向往的“三農”畫卷,這是古老鄉士大地上催人奮進的時代號角。我們一路走來,重農目標一以貫之,強農路徑愈發清晰,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了時問表和路線圈。末來,要錨定目標,科學謀劃、因地制宜,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、農村全面進步、農民全面發展。我國農村青年勞動力正在不斷流失和減少,農業機械在自動化、智能化等方面的機械產品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。
主辦單位
襄陽市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
支持單位
襄陽市人民政府
展覽會簡介
根據《中央一號文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意見》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、建設農業強國目標,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。穩定糧食播種面積,主攻單產和品質提升,確保糧食穩產豐產。進一步擴大糧食單產提升工程實施規模,加大高產高效模式集成推廣力度,推進水肥一體化,促進大面積增產。加力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任務。多措并舉鞏固大豆擴種成果,挖掘油菜、花生擴種潛力,支持發展油茶等木本油料。推動棉花、糖料、天然橡膠等穩產提質。
由襄陽市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主辦,襄陽市人民政府、北京恒躍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漢江流域(襄陽)國際農業機械博覽會將于2025年9月5日-6日在漢江流域國際博覽中心舉辦,本屆展會預計召開30000平米,1200標準展位,吸引國內國際1000家廠商參加。
襄陽農業市場概況
襄陽地處鄂西北漢江中游,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四季分明、雨熱同期的自然條件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優越基礎。農業以糧食生產為核心,2022年糧食總產量達94.8億斤,小麥、水稻、玉米三大主糧實現全程機械化種植。近年來,當地立足資源稟賦,重點發展特色果業,形成以宜城、南漳為核心的柑橘產業帶,種植規模突破30萬畝,培育出"流水西瓜"" 襄陽高香茶"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。
鄂西北襄陽依托漢江流域溫光資源優勢,重點發展柑橘、高香茶、有機蔬菜、中藥材四大經濟作物。柑橘種植面積超45萬畝,年產量逾60萬噸;茶園面積達12萬畝。通過"企業+合作社+農戶"模式推廣標準化種植,建成30余個綠色示范基地,并延伸果茶深加工產業鏈。
農業是我國立國的根本,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重視。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,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、智能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道路。農業機械包括農用動力機械、農田建設機械、土壤耕作機械、種植和施肥機械、植物保護機械、農田排灌機械、作物收獲機械、農產品加工機械、畜牧業機械和農業運輸機械等。
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以及農戶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,同時伴隨著農戶生產作業方式的改變,農業機械朝著大型化和高效化的趨勢發展。其中大型化體現在發動機功率越來越高、作業工具規格越來越大等方面。以聯合收割機為例,該類產品正朝著割幅更寬、糧倉容積更大、配套動力更強、廣泛采用靜液壓動力裝置的大方向發展。與此同時,農機產品也朝著高效化的方向發展,具體體現為復式作業和聯合作業能力不斷增強。復式作業是指可以將幾道工序合并到一種機具上,通過一次作業完成多項任務,使機械能夠充分利用動力,減少油耗,節約勞動時間。此外,功能較多的農業機械可以在同一區域內完成對多個品種作物的作業,提高作業效率,增加用戶的綜合收益。
沒有農業機械化,就沒有農業現代化。無論是穩產保供、降本增效,還是節約資源、減少損耗,農機都大有可為。需要看到,當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。比如,應用于糧食耕種收環節的農機,品種全、性能優,而烘干、倉儲、加工等產后環節的機械化率仍待提升;各地特色產業發展如火如茶,可不少果、茶等經濟作物仍“無機可用”。面對新問題,要下足繡花功,潛心補短板,讓農機更好服務農民,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更為強勁的動能。
活動時間:2025年9月5日-6日地點:漢江流域國際博覽中心
定展熱線:137 1846 3820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