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2026中國(西藏)鐵路建設技術裝備展覽會邀請函 |
【展會群】
欄目:展會新聞
發表時間:2025-09-19
|
|
|
摘要:2026中國(西藏)鐵路建設技術裝備展覽會
助力新藏、川藏鐵路建設專題展會
時間:2026年5月16-18日
地點:中國西藏拉薩市
咨詢:15011181876、13683609107
中國西部掀起一場規模空前的基建浪潮。三大超級工程——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、川藏鐵路雅林段、新藏鐵路同時發力,總投資規模接近2萬億元。這一系列重…
|
2026中國(西藏)鐵路建設技術裝備展覽會
助力新藏、川藏鐵路建設專題展會
時間:2026年5月16-18日
地點:中國西藏拉薩市
咨詢:15011181876、13683609107
中國西部掀起一場規模空前的基建浪潮。三大超級工程——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、川藏鐵路雅林段、新藏鐵路同時發力,總投資規模接近2萬億元。這一系列重大項目的落地,不僅標志著我國基建能力再上新高度,更意味著西部大開發進入全新階段,一場深度融合戰略布局、技術攻堅與區域振興的偉大實踐正在中國的遼闊西部全面展開。
青藏高原作為"地球第三極",是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極限試驗場。這里孕育了人類工程史上最艱巨的挑戰——高海拔、低氧、凍土施工、生態保護等世界級難題。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化和"一帶一路"倡議的推進,西部基礎設施建設進入超級工程時代。青藏鐵路、川藏鐵路、藏中電網、高原高速網等一批世界級工程正在重新定義高原發展的可能性。
面對極高海拔、永凍土層、生態脆弱、高烈度地震等世界級工程難題,它們是中國工程師與產業工人智慧的結晶。從穿山越嶺的超級掘進機,到適應極寒缺氧環境的動力裝備;從守護凍土“體溫”的恒溫技術,到為高原鐵路“保駕護航”的智能監測系統……每一件展品都凝聚著自主創新的突破,彰顯著中國裝備制造業從“制造”邁向“智造”的飛躍。它們并非展廳中的擺設,而是即將奔赴、或正在建設一線奮戰的主力軍。
2026中國西藏鐵路建設技術裝備展覽會,應這一偉大時代工程而生。本屆展覽會以“天路之巔智造傳奇”為主題,聚焦高海拔、高寒、復雜地質條件下鐵路建設的技術創新與裝備突破,旨在打造全球首個針對極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全產業鏈平臺。這里將匯集最堅韌的工程重器、最前沿的智能科技、最環保的生態解決方案,展現人類如何以智慧重塑天地,用匠心貫通疆域。
展會核心優勢:
實戰化環境驗證場:參展商可現場演示設備在低氧、低溫、強紫外線環境下的啟動、功率及穩定性,告別“紙上談兵”,為采購方提供最真實、最權威的性能憑證。
無縫對接物流樞紐:拉薩是西藏的交通核心和新藏鐵路建設的物資核心集散地。大型裝備通過青藏鐵路可直達展場,展會結束后可高效轉運至施工一線,極大降低了企業的參展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,實現了“展-運-用”的高效閉環。
客戶群高度集中:新藏鐵路的所有建設單位指揮部、項目管理層、總工程師、設備采購決策者均常駐或頻繁往來于拉薩。展會實現了與“唯一且最重要”客戶群體的零距離接觸,為企業提供了最高效、最直接的商務洽談平臺。
頂尖專家智囊匯聚:攻克新藏鐵路技術難題的兩院院士、行業權威專家、科研團隊將齊聚展會論壇。這不僅是一場裝備展,更是一場頂尖技術的思想碰撞和解決方案的研討會,為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學習和交流機遇。
定向創新成果集中展示:展會必將吸引國內外廠商將其為高原鐵路量身定制的“首臺套”設備、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在此進行全球或國內首發,展品具備極強的獨特性和尖端性。
全球媒體焦點:作為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,其相關展會天然具有巨大的國際新聞價值。在拉薩舉辦,故事性更強,傳播效果更佳,是參展企業提升品牌形象、展示技術實力的絕佳舞臺。
展會亮點
本屆展覽會立足雪域高原,聚焦世紀工程,是一場前所未有、貼近實戰的行業盛會。六大亮點,邀您共同見證:
“大國重器”集結,高原特型裝備全球首秀
眾多為新藏鐵路量身定制的“首臺套”設備震撼登場。包括高原永凍土隧道掘進機(TBM)、耐高寒大功率牽引機車、高原型接觸網作業車、生態修復一體化平臺等,集中展示中國高端裝備的定制化創新實力。
智能建造“黑科技”全景體驗
設立智慧鐵路專區,沉浸式體驗AI地質預判系統、5G無人駕駛渣土車隊、無人機群智能巡檢、BIM+GIS數字孿生管理平臺等。親眼目睹如何用“數字大腦”指揮“鋼鐵巨獸”在無人區高效、安全作業。
直面用戶,“一線指揮官”現場采購洽談
展會最大優勢——客戶就在身邊。新藏鐵路各標段指揮部、總工程師、設備采購負責人將齊聚現場。展商可與決策者進行“零時差、零距離”的技術答疑與商務談判,極大縮短采購周期,效率前所未有。
高原適應性改裝與技術解決方案峰會
聚焦“平原利器”如何變身“高原王牌”。頂尖專家與工程師團隊分享發動機增氧、材料防凍裂、液壓系統保溫、電子元件抗輻射等核心改裝技術,提供一攬子高原適應性解決方案。
生態保護與綠色建造專題展
突出新藏鐵路“綠色發展”理念。專題展示植被恢復技術、野生動物通道設計、凍土保溫隔熱材料、工程棄渣循環利用等創新成果,彰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保共生的先進理念。
國際合作與“一帶一路”輸出論壇
新藏鐵路的技術積累將成為中國工程“走出去”的名片。設立國際交流區,探討中國高原鐵路標準、技術裝備如何應用于中亞、南美、東非等地區的類似項目,開拓國際合作新機遇。
同期活動:
為最大化展會價值,打造一場集展覽、交流、科普與文化于一體的行業盛會,本屆展會特設以下系列精品同期活動,期待您的參與。
新藏鐵路極端工程挑戰與創新解決方案國際論壇
邀請中國科學院/工程院院士、國鐵集團首席科學家、國際隧道協會(ITA)專家,聚焦超高海拔隧道施工、高原永凍土路基穩定性、極端氣象應對、低氧環境下人機工效等世界級難題,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案例
高原特型裝備技術研討會:深度探討高原發動機性能優化、液壓系統保溫、材料耐寒耐老化、電力系統保障等核心技術。
智能建造與數字化運維研討會:展示BIM、GIS、無人機巡檢、5G通訊在鐵路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。
生態環保與綠色工程實踐研討會:分享植被恢復、野生動物保護、水土保持、棄渣利用的最佳實踐。
一帶一路”國際工程合作交流會
邀請駐華使節、國際工程承包商參會,探討將中國的高原鐵路技術標準與裝備輸出至中亞、南美等具有類似地形特征地區的合作機遇。推動中國技術、中國標準“走出去”。
現場特色活動與互動體驗(大眾參與平臺)
高原裝備動態演示日:
在特定室外區域,組織挖掘機、起重機、旋挖鉆、多功能作業車等設備進行高原極限制動、精準操作、功率演示等動態作業表演。最直觀、最震撼地展示產品卓越性能,吸引媒體和專業觀眾眼球。
“筑夢天路”公眾開放日暨科普教育活動:
設立專門時段,向拉薩市民、學生團體開放。設置鐵路知識科普長廊、VR體驗艙(模擬駕駛高原機車)、工程積木互動區等。履行社會責任,普及工程知識,激發青少年興趣,增強公眾民族自豪感。
觀眾群體
政府與決策層:國家部委、國鐵集團、西藏/新疆發改委、交通廳等相關部門領導。
工程建設單位:中國中鐵、中國鐵建、中國交建、中國電建等旗下各工程局的項目總經理、總工程師、采購總監、設備部長。
設計規劃單位:鐵道/交通設計院的總工程師、設計師、研究員。
設備采購與技術提供商:礦山、工程機械、建材、智能技術企業的CEO、銷售總監、產品經理、研發工程師。
本次展會是“在最需要的地方,展示最需要的技術”。它超越了傳統展覽的商業范疇,升華為一項服務國家戰略、賦能超級工程、展示國家實力的標志性事件,其帶來的實戰價值、效率提升和宣傳效果是其他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。
參展范圍
這是展覽會的重中之重,主要展示用于鐵路線路(路基、橋梁、隧道)施工的“大家伙”和核心技術。一礎起重機械
高原型全地面起重機、履帶式起重機(超大噸位)、塔式起重機、龍門吊、施工升降機。
工程機械技術與裝備
高原型挖掘機、裝載機、推土機、平地機等土方機械;高原型混凝土攪拌站、混凝土泵車、混凝土攪拌運
輸車等混凝土機械;還有適應高寒、缺氧、陡峭地形的特種作業平臺等。
混凝土制品生產設備
鐵路建設中,路基作為“承載底座”,所使用的材料能直接決定線路穩定性與運營安全。管片生產線、預制構件生產線(梁、板、柱等)、混凝土砌塊成型機。
水泥生產與處理設備
大型粉磨設備、高效收塵設備、物料輸送設備(適應高原)。
鋼筋加工機械
數控鋼筋彎箍機、數控鋼筋彎曲中心、鋼筋調直切斷機、鋼筋網焊機、鋼筋籠滾焊機。
新型建材生產設備
保溫材料、防水材料、高性能混凝土添加劑(高原專用)等的生產設備。
勘探技術裝備
鐵路建設中,地質勘探開采類裝備的作用從“勘察”轉向“邊施工、邊探測、邊作業”,直接保障施工效率與安全。物探技術、化探技術、航測遙感技術、測繪技術、地質數據處理、礦產品分析、
實驗室儀器儀表。
采礦技術裝備
采掘設備、鉆探鑿巖設備、裝載設備、運輸設備(挖掘機、裝載機、地下采礦車輛、礦用自卸車輛)、提升設備、鉆孔、施工機械等。
礦物加工設備
破碎設備、篩分設備、礦山粉磨設備、輸送設備(液壓傳動設備)等。
礦山環保節能設備
尾礦充填處理設備;礦用泵閥;礦山廢棄物、廢水處理;通風、除塵設備;數字礦山、礦用電氣、礦山通信、礦山物流等。
樁工機械
隧道、橋梁工程技術與裝備
旋挖鉆機(超深孔、大孔徑)、打樁機、地下連續墻設備、錨固鉆機。全斷面隧道掘進機(TBM)、盾構機及其關鍵部件,如刀盤、驅動系統等;鑿巖臺車、錨桿鉆機、濕噴臺車等隧道施工設備;還有通風設備、超前地質預報設備,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效率。架橋機、運梁車、移動模架造橋機、大型塔吊、橋梁檢測與監測設備。
基礎設施養護
大型養路機械,如搗固車、穩定車、清篩車等,用于軌道的養護和維修;還有橋梁檢測車、隧道檢測設備等,對鐵路基礎設施進行定期檢測和維護。
牽引供電系統
為列車運行提供動力和保障環境舒適的關鍵系統。牽引變電所設備(變壓器、斷路器)、接觸網零部件(線纜、絕緣子、受電弓)、電力遠動系統(SCADA)。
機電系統
隧道通風系統、車站通風空調系統、照明系統、消防報警系統、防災救援設備。
環保技術
體現行業綠色、可持續發展趨勢的板塊。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、污水處理設備、節能技術(如再生制動能量回收)。
新材料
輕量化復合材料、耐磨耐腐蝕材料、新型絕緣材料等。
安全技術
自然災害(風、雨、雪、地震)監測預警系統、網絡安全解決方案、應急救援裝備。
機車車輛
雖然名為“建設技術裝備展”,但通常也會延伸到機車車輛等移動裝備,因為它們是新線建設的最終服務目標。
高速動車組、城際動車組、地鐵列車、現代有軌電車、機車(電力/內燃)、貨車、客車等的車體、轉向架等關鍵部件模型或實物展示。
車輛核心部件
牽引傳動系統(電機、變流器、變壓器)、制動系統(空氣制動、電制動)、連接裝置(車鉤、緩沖器)、車門系統、空調系統等。
軌道施工設備
高鐵/地鐵鋪軌機、焊軌機、軌道精調設備、道岔鋪設設備、搗固車、穩定車、清篩機等大型養路機械。
本次展會是“在最需要的地方,展示最需要的技術”。它超越了傳統展覽的商業范疇,升華為一項服務國家戰略、賦能超級工程、展示國家實力的標志性事件,其帶來的實戰價值、效率提升和宣傳效果是其他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。
|
|
|
免責聲明:
|
|
1、本站部分內容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2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!
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
|
|
|
|
|
|
|